青浦区博物馆2016年度工作总结
        
                 

2016年,青浦区博物馆在区文广影视局的领导和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在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树立创新思维、开放思维、专业思维和安全思维,理思路,抓管理,补短板,促落实,认真推进各项文物博物馆工作,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可移动文物普查为契机,加强文物保护和宣传工作

按照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部署和要求,2016年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总结之年,我馆完成了我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主要任务,即普查第二阶段文物登录和数据审核、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工作,完成《上海市青浦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报告》初稿。报告1.7万字,分为“工作背景”、“工作情况”、“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和“主要成果”五个部分,全面准确地总结和反映了我区普查工作的成果。相关工作通过了市文物专家的审核。

全区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召开2016年度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开展全区文物专管员的集中培训,提升了我区的文物保护业务水平。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与责任主体街镇进行保护签约。完成全区218处文物保护点和57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方案,报局审批。实施和完成全区44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控制详细地带规划工作;组织市文物局专家对金泽迎祥桥修缮进行竣工验收;邀请市文物中心专家对朱家角太平桥修缮方案进行评审。继续协调配合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对白鹤镇青龙镇遗址的发掘,发现了青龙港口航标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等重要遗迹遗物;协调配合重固镇福泉山遗址保护规划;配合区水务部门做好艾祁港河道疏浚工程沿线的白鹤艾祁桥、塘湾桥和华新乐善桥的现场勘察工作。

继续开展馆藏藏品的修复工作,今年修复古书画 20件。强化藏品管理软件的实际使用,根据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要求补充登记项。盘点馆藏藏品,进一步审核数据信息。做好藏品出入库登记和管理。深化普查成果,加快实现馆藏文物电子化管理,健全文物保护台帐,落实专人专管。为规范和鼓励文物捐赠,制定了《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文物(档案、艺术品)捐赠管理和奖励办法》。

开辟文物保护宣传的新平台和新形式,在电视台等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了文物保护和博物馆自身的宣传力度,制作了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公益广告,在青浦电视栏目、桥梓湾商业街和区图书馆室外电子屏上作为期一个月的滚动播放,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利用图书馆室外电子幕将临时展览《瓷源——德清博物馆馆藏原始瓷特展》的信息进行播放,实现了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初步成果。

二、以讲解服务和临时展览为基础,扩大社会影响力

我馆以“观众至上,服务第一”为工作理念,以“免费不免责,免费不免质”为服务准则,进一步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彰显青浦的文化魅力,认真做好观众的接待服务工作。全年接待观众约20万人次。

全年相继举办了《青浦区摄影艺术展》《青城映像——姚元祥新旧青浦城摄影展》《瓷源——德清博物馆馆藏原始瓷特展》《青浦区妇联首届书法作品展》《青浦博物馆专题科普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翰墨芬芳——青浦博物馆馆藏书画展》等六个临时展览。配合青浦城市新形象“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宣传,制作《上海之源——绿色青浦人文流动展》,先后到绿洲社区、夏阳成校、上海中福会养老院、青浦高级中学等9个单位进行巡展。为庆祝建党75周年,组织开展“党的摇篮·光荣城市”画报主题巡回展览,除在单位展示大屏上循环播放视频和图片外,还向19家“三公里文化服务圈”签约单位免费赠送了“党的摇篮·光荣城市”画报。“上海之源”3D动画影片制作完成,并向观众播放宣传。

这些展览丰富了广大市民和学生的文化生活,发挥了我馆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三、以“我们的节日”系列为载体,完善社会教育和服务平台

为直观地引导广大群众感受青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我馆以“布局三公里、拓展新渠道、服务全社会”为宗旨,以“馆内馆外、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项目为载体,广泛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一)举办“文化记忆”第二季——“四季乡风”主题活动。开展了“指尖上的诗情画意、纸因有你、翰墨飘香”寒假系列活动。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展《四季乡风》春季篇主题活动。结合春季的主要节气,4月10日开展第一场活动——创意盆栽DIY活动。5月22日开展“上善之城——着汉服,承礼仪”活动。6月11日开展“我笔下的青浦”儿童长卷涂鸦活动。7、8月暑假期间策划开展与夏季节气相关的暑期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主旋律,向青少年儿童推出了4大板块16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暑期系列活动:1.“夏日映赏画”:观看一部电影、参观一场临展或聆听一场讲座,体验一种文化,感受生活,留住记忆。2.“一笔一画一印章——书画小课堂”:中国的书画历史悠久,中国的文字趣味横生,书画小课堂用一支毛笔,一片墨色,一室墨香带着大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精髓。3.“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让学生初步了解博物馆讲解员平时的工作以及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等。4.“七巧手工坊”:汉文化社团的老师结合七巧习俗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精彩纷呈的穿针和串珠游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使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切的了解。

(二)深化博物馆“第二课堂”体验内容。作为青浦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签订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的共建协议》。组织开展“多彩四季,灿烂文化”微课题网络宣教实践活动,共有来自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和朱家角中学的426名学生参加,参与学生共分成64个小组展开微课题、精研究,受到了市、区教育部门的好评。

(三)完善“三公里文化服务圈”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了“服务三公里,课堂新花样——小学生遗址探访一日活动”,与青浦区逸夫小学的三十多名师生一起到福泉山遗址、青龙镇遗址,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访古探源活动。协助夏阳街道商会,承办开展了“迎新春献爱心,手拉手促成长”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到我馆“三公里文化服务圈”的夏阳湖社区、区实验中学,为社区党员、学生作了青浦人文系列讲座。

借力“三公里文化服务圈”签约单位夏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社会资源,暑假期间特别为社区孩子们和家长们组织开展了一场《学习中医知识,传承中医文化》亲子中医公益讲座。

协助三公里文化服务圈单位夏阳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举办的世界华人龙舟赛开设活动分会场,举办了三项活动:穿汉服学礼仪、写书法、民间折纸活动。

(四)继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好“梦起青博”馆校合作项目,以及做好学生志愿者培训工作。派讲解员参加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讲解员大赛及科普讲解员培训。

四、以学术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博物馆业务能力和水平

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继续实施“青浦人文课题”系列研究项目,11月完成《青浦望族》一书的出版工作,该书共65万字,填补了系统研究青浦望族的空白;为研究馆藏文物和体现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引导和加强专业人员对器物学的研究,启动了《水乡遗珍——青浦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图录的编撰,于年底完成了初稿和修改。

全年,专业人员共发表论文40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1篇(首次),国家级1篇,省市级29篇,专著《青浦望族》1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和突破,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反映了我馆业务研究的良好发展势头。

为进一步博物馆的业务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博业务和管理水平,我馆不断加强对专业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全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近51人次。针对单位业务人员文物鉴定能力薄弱这一短板,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职工古陶瓷鉴定培训,提高了馆内业务人员的陶瓷鉴定水平,受到单位职工的普遍欢迎。举办以“青浦望族”为主题的年度青年学术论坛,检阅和锻炼了青年专业人员。

五、以内部管理协调有序为目标,确保场馆平稳运行

制订《青浦区博物馆内部管理控制规范》试行本,加强和规范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与各维保单位签约,落实维保工作,确保各项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召开维保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维保工作记录,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切实加强维保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意识。启动2016年度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对馆内待报废设备进行整理清点,做好记录。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完善安全防范的人员结构,加强馆内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落实整套防火、防盗、防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好防汛抗台应对工作,使事故的发生率保持在零状态。对博物馆的各类设备、设施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场馆建设跃上新台阶。为改善临展厅展示环境和宣传环境,加强安全技防工作,今年完成了临展厅功能升级、馆内安保设备数字化改造三期等重点工程,从而为区域文化展示中心的打造奠定良好条件;另外还实施屋面防渗漏、空调保温层更换项目。

六、今年我馆获奖情况

1、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红色基地。

2、被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评为“先进保卫组织”。

3、被区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

4、“四季乡风”秋季篇获第十三届上海青浦淀山湖文化艺术节“优秀项目入围奖”。

 

青浦博物馆2017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2017年是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之年。青浦博物馆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新时期文物工作方针,以提升青浦博物馆软实力和青浦历史文化影响力为主线,树立创新理念、开放理念、专业理念,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和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与社会各界主动融合,做到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形成合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和效能。

1、可移动文物普查:召开青浦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表彰大会,编辑出版《水乡遗珍——青浦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图录,全面完成我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任务。

2、文物保护:与区规划部门公布全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配合朱家角镇进行席氏厅堂修缮工程;完成全区第一期文保单位技防服务购买项目。

3、考古发掘:继续配合上海博物馆做好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和全区古遗址勘探工作;配合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青龙镇遗址青浦研讨会和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参选活动,扩大青浦文化影响力。

4、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筹备青浦区文物工作会议(与一普总结表彰会合并召开),发挥和加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二、业务工作

    主动融入社会,加强名人合作与馆际交流,密切关注业内动态,业务工作注重原创性、专业性,提升业务工作的专业水平。

1、临时展览:自主开发和策划举办临时展览“桥的故事”,拓展馆际交流;举办“德艺双馨——《陆寿钧文集》首发式暨著名编剧家陆寿钧其人其事展览”;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青龙镇遗址考古大展》,反映青龙镇最新考古成果。

2、文物征集和书画修复:创设现代名人档案艺术品库,征集青浦有关现代名人档案,达到“为明天而征集”的目的;继续修复一批书画藏品。

3、业务研究和培训:以青浦古镇课题为核心,继续开展青浦人文系列课题研究,启动《沈瘦东诗文集》编撰工作;举办年度青年学术论坛,开展玉器鉴定培训,以提高专业人员文物鉴定和学术研究水平。

4、文博宣传:以现有网站、微信、电子大屏幕和电视台公益广告为载体,加大文博宣传力度。与电视台配合,筹划拍摄以弘扬基层文保人员先进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

三、社会教育工作

    保持社教工作特色,提高青博社教工作水平。

1、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以“文化记忆”为主题,继续开展大众文化、公共文化鉴赏、核心价值观宣教等活动,同时结合我馆“四个基地”建设要求,丰富教育形式,延伸教育阵地,拓宽教育渠道。

2、智能导览研发:在现有传统导览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开发智能导览服务项目,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四、文创产品研发工作

    以青浦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为基础,开发具有青浦特色、青浦符号的文创产品数种,改变多年未开发的状况,宣传和扩大青浦文化影响力。

 

                                         青浦区博物馆

                                          2016年11月25日